close
標題:

aa.jpg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對於天文~~....裡的....

發問:

對於天文學中的第10大行星 各位對這個有什麼看法 看法就多一點~200字以上好了 更新: 我要的是看法~不是說明 說明我都了解了 更新 2: 請大家投票時 看看回答者是否和對於題目

最佳解答:

太陽系的行星不計其數非常地多而牽扯到"第十行星"則與行星的定義有關!------------------------廣義的行星定義凡是繞著太陽公轉的都是行星包括彗星小行星都是如果說第十個被發現的行星應該是海王星哈雷彗星與榖神星(小行星)都比海王星海還早發現!如果以上述的行星定義則發現時間順序地球 (我們的立足點)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 (早在古代在東西方都皆有紀錄了)第七顆行星為哈雷彗星 (中國最早紀錄時間為西元前613年) (B.C 613)第八顆行星為天王星 (英國天文學家 William Herschel於1781年3月13日發現)第九顆行星為榖神星 (1801年元旦由義大利人皮亞齊發現)第十顆行星為海王星 (Galle 和 d'Arrest 於1846年9月23日發現)----------------------------而目前對行星的定義也不是很明確大致上有以下分法大行星-九大行星(在細分為類木行星與類地行星,冥王星因此有爭議)小行星-彗星、小行星、古柏帶天體等等而在21世紀的近幾年有三顆較為人知的候選者Quaoar、Sedna與2003UB313都有成為第十行星的可能!--------------------------------------爭端導致了三種「行星分類準則」形成機制法則(Formation Mechanism Rules):如果天體是如同行星形成的過程,則為「行星」;若形成過程如同恆星,則為「恆星」。 這種想法會導致兩點錯誤。首先,目前關於行星形成機制的理論至少有五種,任何一種理論都沒把握說「絕對是這樣形成的」。其次,由於行星與恆星可能都會經由偶然的碰撞合併或因快速自轉而分裂的過程而形成,因此,若是用「形成機制」來區分,那麼這些特殊過程產生的星體,該是行星或恆星?還是歸類成另一種天體? 公認法則(legislate Rules):規定一個體積或質量的下限,只要大家公認就好。 這個主意不錯吧?至少比第一點好,甚至可以了結長久以來冥王星該不該被除名在行星之外的爭議。不過,這種認定與星體真正的物理特性無關,只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制訂上下限,因此並不科學。 位置法則(Location Rules):以天體所在的位置來界定。 Stern表示:這是他最不喜歡的提議。關於這個法則,大多數人的意見是:如果它是它所在區域中最大的天體,那麼就可以算是行星。若按此想法,則穀神星(Ceres)與Sedna等都可以算是行星囉?但是,怎知天文學家不會又在歐特雲區中發現更大的天體呢?此時要把Sedna除名,代之以那顆新發現的天體嗎?那麼,除了太陽系之外的其他行星系統,也要用這種法則嗎?何況,目前天文學家也曾提出理論認為行星的位置會逐漸漂移而使軌道改變,所以「何時看到這顆天體位在何處」,會變成位置法則的條件之一,這不是很怪嗎?如同形成機制法則一般,不僅沒有任何物理特徵在內,而且這種位置法則只會不斷引起除名與否的爭議,沒什麼實質好處。目前,冥王星的問題就是有些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位在庫伯帶中,應算是庫伯帶天體最大的小行星,不能算是行星」。 http://www.tam.gov.tw/news/2004/200403/04032302.htm最後Sedna已經被除名了!2003UB313這顆位在太陽系最邊緣地帶的天體是目前發現在海王星之外最大的天體(比冥王星還要大)但因為上述的行星定義法則依舊遭受有些科學家的否定而最後2003UB313則得通過IAU國際天文協會的大門才能被認定為第十行星!2003UB313已經被名命為"齊娜"

其他解答:

關於這個問題 之前也有人提出過了 我個人是認為冥王星應該也是屬於小行星帶的星體 這種小型星在太陽系裡太多了 如果全部要排名的話是不可能的 所以沒有第十"大"行星 但冥王星是第九大行星這觀念已經很久了 而且突然要把它去掉也不好意思吧 所以我的看法是保持九大行星|||||10大行星 你說是古柏帶天體Quaoar(夸奧亞)嗎? 我認為 冥王星要降格做古柏帶天體的成員 不是行星 也就是太陽系有8大行星 因為古柏帶天體有很多和冥王星一樣大的"行星" 如果通通算做行星 那太陽系的木星,土星可要叫超級行星了8081B933AEEFE995
arrow
arrow

    dlxpxv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